管錐編第 40 部分
②L·Wittgenstein,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,tr·G·E·M。Anscombe,I,§109,§309,PP·47e,103。·
【收藏策讀文學網,防止丢失阅读度】
389
者,苟况《非十二子》篇与庄周《天》篇而已。苟门户见
,伐异而
存同,舍仲尼、子弓外,无
斥为“欺
愚众”,虽子思、孟轲亦勿免于“非”、“罪JC,之诃焉。庄固推关尹、老聃者,而豁达
度,能见异量之美,故未尝非“邹鲁之士”,称墨子曰“才士”,许彭蒙、田骈·慎到曰“概乎皆尝有闻”;推
本以贯万殊,明异流之
同源,
瞩遍包,司马谈殆闻其风而说者欤。即如此节,正《天
篇》所谓:“天
之治方术者多矣,各以其有为
可加矣。古之所谓
术者果恶乎在,曰:无乎
在。
天
多得
察焉以自好,譬如耳目鼻
各有所明,
能相通。
术将为天
裂。J)两者皆言术之相非者各有其是,
之已分者原可以
。《全晋文》卷四六傅玄《傅子》曰:“圣
之
如天地,诸子之异如四时,四时相反,天地
而通焉”;其遣意也。是以谈主
家,而
嗜甘忌辛、好丹摈素,于
阳家曰:“
可失”,于名家
:“
可
察”,于儒家曰:“虽百家勿能易”,于墨家曰:“虽百家勿能废”,于法家曰:“虽百家勿能改”。盖有偏重而无偏废,庄周而为广
化主,谈其升堂入室矣。王通《中说。周公篇》美之曰:“史谈善述九流,知其
可废而各有弊也,安得
者之言哉:”叶适<习学纪言序目》卷三三
之曰:“王褒戒诸子:‘
既崇周、孔之
,兼循老、释之淡
’,
自知其可笑,《六家
指》司马
子之故意也。使佛学已
于是时,则太史公亦更增
家,譬如区种草木,
知天地正
竟复何在。”叶氏所诃王褒《幼训》,附见《梁书·王规传》;其贬谈也,犹王通之褒谈,均能知谈者也,中肯之讥弹固胜于隔
之誉赞耳。西方千五百年
旧说亦有以为
、
裂而学术分歧,然各派相争亦复相辅,如乐之和乃生于音之
同(Truth l·S one;just as the Bacchantes tore asunder the limbsof Pentheus,SO the sects both of barbarian and Hellenic philo·
390 ·
sophy have done with truth·The dogmas held by different sectscoincide in one,either as a part,or a species,or a genus·Forinstance,though the highest note is different from the lowestnote,yet both compose one harmony),~。郎“无乎在”、“
察自好”、“
致百虑”,“有省
省”之旨也。
“家
其为术也,因
阳之
顺,采儒。墨之善,撮名、法之
。”按言
家并包备
五家之
,集其
戍。萧子显《南齐书。
逸传。论》详举儒、
阳、墨、杂、从横、农、
诸家之“
”,而推佛曰:“
士之立言也,以
小,无所
容jC,;释志磐《佛祖统纪》卷四
:“至于佛
广
,则凡世间九流,悉为所容,未有
法
乎佛
之外”;龚自珍《集外未刻诗·题梵册》曰:“儒但九流
,魁儒安足为,西方
圣书,亦扫亦包之”;即皆以司马谈推尊
家者移施于释氏耳。释书诚
足以当此,然。亦扫亦包”四字可以借诂黑格尔所谓“奥伏赫
J,(参观《周易》卷论《易有三名》);其《哲学史》中论学派之相非(wider!egung)相续,亦同斯旨③。
“至于之耍,去健羡,绌聪明”;《集解》:。如淳曰:‘知雄守雌,是去健也;
见可
使
,是去羡也;
尚贤,绝圣弃智也。”
按此解甚确,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虔·晋灼等注以“健J1,为“楗”,迂凿极矣。“健”是
事,“羡”又是
事,犹耳之“聪,,、目之“明”各为
事。“去羡”者,老子所谓“少私寡
”,“
以静”,((常无
”也:“去健”者,老子所谓“专气致
”、“果而勿强J”(of
弱胜刚强”、“强梁者
得其
”,“守
曰强”,“坚强者
之徒,
弱者生之徒>,,‘弱
①St Clement of Alexandria,The Miscellanies,or Stromata,Bk1,ch·13,tr·W。Wilson,。Ante·Nicene Christian Library”,IV,389·
②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。“Einleitung”, Felix Meiner,I,]26—9·
、 391·
之胜强,之胜刚”也。“绌聪明”亦印《货殖列传》所驳老子之“
民耳目”。
世误以“健”属“羡”,等诸“
羡”,如吕种玉《言鲭》所纠“今
书札”中用为“勇往欣羡”。晁迥于老·释之书
造有得,而<法藏
金
》卷
论此二语曰:“予尝三复其言,
以为然。夫‘去健羡’则无贪
,‘黜聪明’则反
素”;亦沿俗解,更
必苛
词章之士矣。
“夫儒者以六艺为法,六艺经传以千万敷,累世能通其学,当年
能究其礼”;《考证》谓“六艺”指《六经》,“累世”二句本之《晏子
秋》及<墨子》。按“累世”二语已见《孔子世家》引晏子。《法言。
寡见》篇:“司马子有言曰:‘《五经》
如《老子》之约也,当年
能极其
,终
能究其业’。”未识扬雄何本,窃意郎援引谈此数语而误其主名耳。迁
淡之《论》入《
序》,别
首尾,界画井然,初非如
之难分而有待于鹅王也。乃历年无几,论者已混
子而等同之,嫁谈之言于迁,且从而督
焉。彪、固
子先
讥迁“崇黄老而薄《五经》”,“先黄老而
《六经》”,
若
知其说之
于谈之《论》者。可谓班氏之子助
传讹,而司马氏之子代
受咎矣。刘昭《
汉书注补志序》“迁承考”、“固资
”之语,又得新解、扬雄之言,与彪、固所云,同为厚诬。《论六家耍指》末《考证》引王鸣盛《商榷》所未及也。迨乎南宋,永嘉之学推尊《史记》,“至与《六经》比隆”,而“跻迁于圣贤之列”;朱熹发声征
而斥之,谓迁
得为儒者。《朱文公集》卷四八《答吕子约》之四二郎引“儒者博而寡耍”数语而反诘曰:“然则彼所谓儒者,其意果何如耶y”盖亦犹扬、班之
别
子矣。
“秋之中,弑君三十六,亡国五十二,诸侯奔走
得保其社稷者,
可胜敷”;《考证》引《
秋繁
》及刘向《封事》。按《淮南子·· 392
主术训》亦云。然此特亡、弑之数耳;明马迁之意,当
之《韩非子·备
》篇引《
左
秋》曰:“入主之疾
者,
能
半”,又《
劫弑臣》篇曰:“谚曰:‘厉怜王’,此
恭之言也。虽然,古无虚谚,
可
察也,此谓劫杀
亡之主言也。
厉虽癣
疙疡,
比于
秋,未至于绞颈
股也,
比于近世,未至于饿
擢筋也。
由此观之,虽‘厉怜王,可也”(《战国策·楚策》四、《韩诗外传》卷四载孙子语略同)。莎士比亚剧中英王坐地而叹古
君主鲜善终:或被废篡,或
刀兵,或窃国而故君之鬼索命,或为
妃所毒,或
梦中遭
,莫
横
(For God,S sake let US sit upon the ground/And tell sad stories of the death of kings!etc·)①。法国
诗
至曰:“世
于君主之生为正宫嫡
,
为正寝寿终,皆蓄疑而
愿
信”(II Y a deux choses que ron conteste bien souvent auxrois:leur naissance et leurmort。On ne veut pas que l'unesoit l6gitime,ni rautre naturelle)~。均相发明。
“太史公曰:‘唯唯l否否l然l”《集解》:“晋灼曰:‘唯唯,谦应也;否否,
通者也,。jC,按晋解是也。主意为“否”,故接以“
然”。德语“Ja neinI”是其的译,英语则只可云“Well,no。耳。(升庵全集》卷四/k:。子曰:‘赐也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典,’对曰:‘然,非与,’盖辞让而对,事师之理。鬻子对文王。武王。戍王,皆曰:‘唯,疑,,太史公
:‘唯唯l否否,’,皆可证。”即晋灼所谓“谦应”,盖
迳“否”其说,姑以“唯”先之,聊减峻
之语气。《庄子。肤箧》篇圣
利天
少而害天
多
节,郭象注:“信哉斯言,斯言虽信而
可无圣者”云云,亦
非其言而先是之也。《儒林外史》第四五回余
① Richard II,III·ii·155 ff··⑦A·de Vigny”ournal d,Un Porte,op·c比,II,1222·393
先生谓宅风
足信,其两嫡堂兄
皆地师,先
与之辩,各曰:“然而
然,”
可其言而终驳之,故曰“
然”,尊其为*
·”而先让之,故曰“然”,正“唯唯j/而接以“否否,,矣。偶睹《逻辑指
》二四二页略云:“萧《选》中宾主问答各篇,答语辄冠以‘唯唯否否’四字,正反并用。盖篇中所问,遽以
面之词作答,
抵
能罄意。
‘唯唯否否’亦谓是者‘唯’之,非者‘否,之,从而区以别焉尔。唯吾文有之,可
贵,”立说甚巧,而失据
:面墙向
,二者兼病。
四字始《史记》,《文选》“问答各篇”并无此语,
知作者何见。《史记》明是反意,绝非“正反并用”,观“
然”可知。英语常以f(亦唯亦否”(yes and no)为“综
答问”(synthetic answer),或有约成
字(nes,yo)①,则真“正反并用”,足为“奥伏赫
”示例者。岂得曰。惟吾文有之”哉,况“吾文”初未“有之”乎,
“为《太史公书》”;《考证》:“钱昕
:‘案《太史公》以官名书,桓谭、《漠·志》、《
漠·范升传》、《杨终传》俱称《太史公》,无称《史记》者。”按光聪谐《有
为斋随笔》卷甲谓钱氏漏弓I《法言·问神》及《君子》篇、《晋书。刘殷传》、《魏书·崔鸿传》等,《
汉书·班彪传》(0C司马迁著史记”是泛言作史,故
文又云“《太史公书》”。光氏复引《周本纪》、《陈杞世家》、《十二诸侯年表》·<老、韩列传》及《汉书·五行志》以驳氓史通》言“迁因旧目,名之《史记》J”谓其“
句是而
旬失考”。光氏书甚赡核,而知者无几,聊发其幽潜云尔。
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载于《汉书》本传者,与喀文选》所录,字句微异,如《文选》中首句“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,,印见于《汉书》。朱臶《文选集释》弓!宋吴仁杰云:“牛’当作‘先,,字之误也;<淮南书》151:‘越王
践
执戈为吴王先马走。”是也。程
昌《演繁
》卷
。,卷
五皆据《庄子》、《苟子》考古之天子
,则诸侯为
394
“先马”,世太子仪卫之“洗马”,即“先马”也:顾炎武《
知录》卷二四亦考“
马”、“先马”、“洗马”、“马洗”之为
事。《旧唐书·齐映传》:“
元初,从幸梁州,每
险,映常执辔。
还京,令映侍左右,或令
马”;。
马”非职衔而是举
,正与“执辔”、“侍左右”连类。“先马走”犹
世所谓“马
走卒”,即同书札中自谦之称“
走”,“仆”耳。古罗马贵者
门,亦有役使为之开
,名曰“先走”(anteambulo),浸假而成詈
语,诗文中数见之②。“太史公”为马迁官衔,“先马走”为马迁谦称,俞正燮《癸巳类稿》卷
谓以官街置谦称
,如泰山刻石之。丞相臣斯”,殊为得间,足正李善注之曲解。余见《全汉文》卷论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。
/
①James Joyce,Ulysses,The Odyssey Press,536:。Thc Fan:‘Have you forgotten me?,Bloom:‘Nes·Yo·”’;cf·Evelyn w\2LuSb,Sword of Honour,687: “Uncle Peregrine:‘Yes and BO·More nothan yes pcrhaps·YCS and nO·More yes than no”·
⑨ Suetonius,The Lives of the Caesars,VIII·2:。per contume-liam anteambulonem fratris appellat。。“Loeb”,II,284,note(Horace,Eplst·,I·17·43;Martial,II·18·5)· 395
增 订
20页《观》。<管子·四时》谓“圣食则修德,月食则修刑。
云云,用意未为周。殊
知君果敬天而畏鬼神,其见灾异亦未遽反躬罪己、修德祥刑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言秦世天子“祝官有秘祝,即有灾祥,辙祝祠,移遇于
。”盖凡臣
所以律君
者,君
莫
可以其
加诸臣
,反戈倒
,接箭还
,诿
有词,移祸多术。
《封禅书》及《孝文本纪》皆记汉文帝除“秘祝’;然“祝祠U之官虽除,“移
/1,之风
,如翟方
事非欤,且省去秘祝等张致,迳使
臣当灾,直捷了当矣。
46页《系辞(四)》。《束塾读书记》卷四讥“虞氏《易》注多通”。说“洗心”为“先心”,适堪示例。《
汉书。隗嚣传》嚣
疏:‘如遂蒙思,更得洗心,
且
朽”;则束漠初用《易》语已
异
世。《管子·心术》
:“洁其官,开其P弓;宫者,谓心也,心也者,智之舍也”;“洁”与“洗”同取义于濯垢,盖此喻从
远矣。
62页《关雎(四)》。《论语·阳货》:“诗可以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”;孔安国《注》:“
、引譬连类j,,刘
楠《正义》:“赋、比之义,皆包于
,故夫子止言‘
’。·2,夫“赋、比,
·真,之“
”谓诗之作法也;而“
、观、群、怨”,之“
”谓诗之功用,即《泰伯》:“
于诗,立于礼,成于乐”之“
”。诗
。
·2,之功用者,其作法
必
于“
”。孔注、刘疏淆二为
。
64页《关雎(四)p。阎若璩《潜邱节记》卷二驳朱彝尊《与顾宁
396
书》解《采苓》之穿凿,因谓首章以“采苓采苓/r,起,
章以“采苦采苦·2,起,乃“韵换而无意义,但取音相谐”,。亦如徐渭之言“起句绝无意味”也。
101页《君子于役》。李《菩萨蛮净:(0(暝
入
楼,有
楼
愁”;柳永《凤凰阁》:“逭滋味、黄昏又恶”;晏几
《两同心》:“恶滋味·最是黄昏。),此类词句皆言“暝
起愁”耳。
123页《蒹葭》。海涅赋小诗,讽谕漫主义之企羡(Sehnsfich-telei),即取象于隔
渊(ein Abrgrund tief und schaurig)而睹奇卉、闻远
,
能即,愿有
为之津梁(Kannst du mir dieBr~cke zimmern?)(Zur Ollea,vii,Werke und Briefe,Aufbau,1,3]6)·正如“可见而
可
”、“隔河无船jC,。参观,<全
古三代文》卷论宋玉《招
》。
127页《泽陂》。文秀《襄阳会》第
折刘琮设宴延刘备,伏刀斧手,刘琦举席
果子作机警,示意于备
:“叔
,
看逭桌
好枣、好
,好梨也”,
开“早逃离”。舆王焕之以枣为“早聚
·,,,梨为“休抛离”,寓旨适反。亦如象敞之顺解逆解、譬喻之同边异柄,可供比勘也。
·]35页《四牡》。《汉书·邳彤传》王郎捕彤
及
子,以书招降,“彤涕泣报曰:‘事君者
得顾家。
属所以至今得安于信都者,刘公之思;公方争国事,彤
得复念私也。”当补在所弓!哎冯衍传》
。 、
136页《四牡》。意利古有。乘舟问答之戏·2,(1e jeU dunavire),既类
德温之设想,复同84页论《谷风》所引《楚昭公》之
景。二男同悦
女,女均羁縻勿绝,无所厚薄;旁
因问女曰:“设想汝三
共驾扁舟
游,中流风
作,舟
胜载,必抛
397
入,二
庶得全生;孰弃孰留:唯汝所命。敢问:汝于两男子中将以谁投付洪流乎”r,(E·Rodocanachi,La Femme italienne,189)。
152页《雨无正》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二二论吕祖谦说《诗》云:。
言何休为‘公羊忠臣,,某尝戏伯恭为‘毛、郑佞臣,。”其语殊隽。韩愈
角
似《三百篇净之“佞臣”,而王世贞则
失为《三百篇》之诤臣。《诗经》以
,凡文章巨子如李、杜、韩、柳。苏、陆、汤显祖、曹雪芹等,各有
小“佞臣’),百十辈,吹嘘
天,绝倒于地,尊块如璧,见
谓肥。
独谈艺为尔,论学亦有之O\
1 55页《束》。蒋士铨<忠雅堂诗集》卷二。《秋声馆》之七:“
切有形如是,雪狮、纸虎、泥牛。J1,
194页《僖公二十八年》。《三国志。魏书。方技传》裴注引《管辖别传》记诸葛原与辂辩论:“遂开张战地,示以固,
鸣鼓角,举云梯,
虽
起之坑趟卒,项羽之塞濉
,无以尚之”云云,毋虑二百言,皆作
守
绥语,真所谓“
战·),、“斗
J)也。古
写飞辩骋词为战斗者,铺陈终始,以此为朔矣。
234页《昭公十八年》。《三国志·魏书。堂隆传》载明帝诏:“故闵子讥原伯之
学,苟卿丑秦世之坑儒”;
若秦在始皇
已。坑儒”而苟子早讥切之者。
识何本,裴亦未注。然其以原伯鲁语典秦事连类俪词,则
似知二者之同归于。愚民·2,也。
237页《昭公二十年》?按赫拉克利都斯所谓“和而同,谐而
jC,,古罗马诗篇中以为常语。Horace,Epist·,I·x认19:“rerumconcordia discorsJ真,;Ovid,Metam·,I·433:“discors concordia”;Manilius,Astronom·,I·142:((discordia concors·”
246页《哀公七年》。《论语·先》之“从
于陈,蔡者j,二句与。德行颜渊,闵子骞”四句,是否均为“子曰”,抑
四句为“记者所
1.管錐編 (修真武俠)
[1828人喜歡]2.醉臥花都 (現代都市小說)
[1277人喜歡]3.第一遊戲設計師[星際] (現代惡搞小說)
[8129人喜歡]4.酸蘋果 (現代耽美小說)
[2500人喜歡]5.大佬退休厚沉迷養崽[侩穿] (現代爽文小說)
[1216人喜歡]6.流放厚,我在敦煌當漢商 (古代爭霸流)
[1525人喜歡]7.溺池 (現代快穿小說)
[8408人喜歡]8.相欺 (現代耽美小說)
[1035人喜歡]9.放肆 (現代耽美現代)
[7830人喜歡]10.厚厅空虛脊寞冷(慎) (現代傲嬌小說)
[6669人喜歡]11.誰恫了我的可樂 (現代恐怖驚悚)
[7604人喜歡]12.Addicted (現代耽美現代)
[6673人喜歡]13.我看上的冰美人是大蛇巩! (現代豪門總裁)
[8385人喜歡]14.他的觅(現代魂穿小說)
[3349人喜歡]15.惡魔大導演 (現代娛樂圈)
[6758人喜歡]16.篡位將軍的败月光(重生) (古代古典架空)
[8592人喜歡]17.帶蔷出巡 (現代契約小說)
[8188人喜歡]18.入魅 (現代奇幻小說)
[1423人喜歡]